江西聚焦答好“时代之问”
中国革命的摇篮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、苏维埃中央政府成立的地方、万里长征的出发地……江西是中国的革命老区,革命战争年代,这里的人民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,付出巨大牺牲。 江西也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。全省100个县(市、区)中,有54个原中央苏区县,25个贫困县,17个罗霄山片区县。光是“十三五”贫困村就有3058个,其中深度贫困村269个。 5月20日,总书记在江西视察时指出,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,各地区各部门要再加把劲,着力解决好“两不愁三保障”突出问题,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。5月21日,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谈到,“当前,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,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。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,乘势而上,扎实工作,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。”
近年来,江西聚焦答好“时代之问”,把脱贫攻坚作为打好“三大攻坚”中的硬仗,作为千方百计提升老区人民福祉的首要任务。按照“核心是精准、关键在落实、实现高质量、确保可持续”要求扎实推进,书写了一份中部崛起新答卷。
走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“老乡,家里几个小孩,多大年纪了,在哪里读书啊?”今年暑假,上饶县花厅中学的教师们分组下到该镇所有村组,对辖区内所有贫困适龄儿童就学情况进行摸底调查,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。 教育扶贫是“两不愁三保障”的重要内容。由于知识水平所限,一些贫困家庭对教育扶贫的有关事项并不清楚。为此,江西建立义务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学校校长与乡镇属地双负责制,狠抓教育扶贫、精准资助。仅2019年上半年就资助贫困学生37.7万人,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15.4万人。 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、不愁穿,义务教育、基本医疗、住房安全有保障,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,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。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之基。江西作为传统农业大省,始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总抓手,按照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总要求,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,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。 近两年,通过打造“好客王家”的兴村路子,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姚家乡王家村常年游客盈门。四面环山的江西省信丰县坪地山村,也通过主打“豆腐”招牌,从一个落后贫困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3A级景区。今年“五一”,第二届客家豆腐文化节在坪地山村举行,每天的游客超过万人。 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,江西统筹实施基本医保、大病保险、补充保险、医疗救助“四道保障线”,开展全省村级卫生室“闲置”专项整改行动,贫困患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稳定在90%适度目标,2237个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均实现“先诊疗、后付费”和“一站式”结算。 2018年,江西省启动村庄清洁、农村垃圾污水治理、“厕所革命”、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专项行动,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。截至目前,全省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农户达到715万户,占农户总数的83.3%,完成了两万多个自然村组的整治建设,65%的村组开展了村庄整治建设。 目前,江西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3年末的342万人减至2018年底的50.9万人,贫困发生率从9.7%下降至1.38%,继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之后,又有17个贫困县脱贫摘帽,2671个贫困村退出。 |